步入写作的恐惧

就像今天写下这个题目,仍然感到一阵忐忑不安。我要拿这个题目做什么?我会写下什么样的句子?在这个过程中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它将引导我走向何方?或者也许会出现某种突如其来的东西,我有没有能力应付它们?起码地,我能不能写下一些令我自己满意的句子?把自己朦朦胧胧感到的东西完整地表述出来?所有这些,都是我现在不知道的。某种潜在的焦虑从早晨起床的时候就伴随着我,使得我在写下开始这几行字之后,甚至...
与友人一道发起做了一份《让中日关系回归理性——我们的呼吁》,一共十条,实际上是从这里和那里采集而来。我们的社会不乏理性的考虑,但是需要将它们大声说出来,让人们能够看见和听见。它同时也是一个问路的文本。以一种薄版本(不饱和)的方式,探测不同路径朋友们的意向,请教不同面向朋友们的意见,促进其更加完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3d066b0101b69b.html
今天回答了两个媒体的访问,要点如下:
...
2012年8月18日,在北京东郊宋庄“原创艺术中心”举行的“第九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简短的开幕仪式之后,放映独立制作剧情片《鸡蛋与石头》。影片开映半小时左右,遭遇拉闸停电。前来看电影的人们,一下子全都坐在了黑暗当中。有人马上发微博说,这是“史上最短影展”,刚开幕就闭幕了。
实际上影片的展映并没有停止。“北京独立影像展”本来就没有固定影院,是在宋庄不同的艺术家工作室里放映,得益于艺术家们个人的支持。...
2012年8月18日下午,“北京独立电影展”在通州宋庄举行了开幕式,放映的影片为剧情片《鸡蛋与石头》。影片开映不到半个小时,突然放映厅里一片漆黑。微博上马上有人说:“本届电影节被迫中止,被拉闸停电了。”对独立影展感到如此不安,部分原因也在于人们对“独立电影”望文生义的理解有关。
独立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传统。用一句话来概括,“独立电影”即“非主流电影”,主要体现在美学精神、资金模式及放映模式的不同。...
拿到“我的三十年”这个题目,脑海里竟然不断浮现出弗罗斯特的那首诗《未曾选择的道路》。诗里说到在落叶铺就的金黄色树林里,从某个地方岔开两条小路,说不出来这条路更好,还是另外一条。但是“一个过路人,没法同时踏上两条征途”。因此,另外一条小路,就只有让它停留在永远的寂寞中。
读到这首诗的时候,我还是太年轻了,不会想到在自己身旁,躺着另外一些无声的道路,更没有想到一旦踏上眼前的这条,它们实际上“一条接...
近期媒体报道,在法国,哲学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和会考的第一门科目。那些普通高中和技术高中毕业的年轻人,需要通过哲学会考,才能毕业并拥有大学入学资格。有一年为巴黎高师准备的哲学作文训练的作文题中,出现了这样一道题:“Moi,je……”,两个字的意思都是“我”。翻译成中文,这道题的意思就是“我,我……”。18岁左右的年轻人,为了这个“我”,需要在考场上发挥四个小时(见《南方周末》2012年7月5日)。
每一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