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09年3月20日至27日,第四届“云之南纪录影像展”,在云南图书馆内举行,四个展厅同时上映不同的影片。这个两年一度的影像展,为当今中国规模最大的民间纪录片影像展示平台。这届影展不仅汇聚了两年之内纪录片作者们的最新成果,而且还特别提供“村民影像”、“社区影像”、“人类学影像”(包括东南亚)展映。鉴于许多作品都将目光放在了中国广大的乡村社会,影展的举办者特地开办了一场“纪录影像与乡村社会”的讨论,为期一天,参与者众多,讨论热烈,甚至引发本届影展讨论中最为激烈的争论,内容涉及影像的个人自由及社会责任等,在本人眼里也显得尤为珍贵。

纪录片老将吴文光为这次影展推出了八部影片。这八部影片的作者不是老吴,而是贾之坦(湖北)、王伟(山东)、邵玉珍(北京顺义)和张焕财(陕西),每人两部。2005年,老吴主持了由欧盟与中国民政部合作开展的《村民自治影像计划》,因而有了十位从来没有摸过拍摄机器的村民,来到老吴位于草场地的工作室接受简单培训之后,拍出了他们有关自己村子的影片。记得当年在草场地观看邵玉珍的《我拍我的村子》(10分钟),笑得眼泪都快掉出来了。这位五十多岁的农村妇女一点也不怵机器,端着个小DV就像抱着个老母鸡,在村子里走到哪里拍到哪里,称得上“勇猛无畏”。与其说她拍的她的村子,不如说所拍下的是村民们与镜头之间的关系。笑声中,我们这些所谓“评委”,一致给了她“一等奖”。

这四位都是当年此项计划中的拍摄者。他们新的影片被共同命名为《我的村子2006》和《我的村子2007》。老吴的工作方法是尽可能让这些人自由发挥,拍他们自己想要拍摄的,摄下他们认为是有兴趣的,而不是拿任何专业的框架来限制他们。比之2005年,这批作品还是他们亲自上电脑剪辑的,这样更加保证了留下他们认为是有意思的素材。因此,这四个人所拍出来的八部影片,与他们的个人气质十分接近。本人抵达“云之南”的时间晚了点,只来得及补看他们每人的那部“我的村子2007”。

贾之坦先生最为年长,大约六十岁左右,曾经做过大队会计,这两年还在当地带头办起了“柑橘合作社”,为合作社的村民们提供柑橘生产的技术辅导。比较起来,他对于村里的事务介入最深,他的镜头也更多捕捉了村里公共生活的场景及内容:农村信用合作社、走过场的换届选举、法院到该村的流动办公、扑救山林火灾,很多情况下他表现得像是一个“记者”。出于天然的责任感也会将他带到某个“危险”的地步:当地煤矿带来污水污染,村民们踊跃签名(比选举积极多了)要求治理,贾之坦带着他的DV进了镇政府,对方追问他“是哪个单位的”,要求他“首先出示证件”,要想拍摄必“得到我的允许”。有关污染事实上他另有一个20分钟的短片,直接寄给了国务院温家宝总理,并且得到明确批示。这件事是过了一段时间才告诉他的,然而市环保局因此而弄出的治理方案迄今没有得到落实。关于“摄影机有没有力量,有无效果”,贾之坦先生的看法是:“作为13亿大国的一员,能起到多大作用呢?但是,我觉得在我手中,确实是一件不可抵挡的力量。”

然而来自山东的王伟先生却表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他是这些来自乡村的拍摄者中最为年轻的一位,当兵复员之后,血气方刚的他,曾为村里土地分配问题奔波努力,拍摄过短片《分地》。平时上网,听流行音乐,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很多。这部《我的村子2007》一上来几个空镜头释放了他的孤愤情绪:寒冬中的枯枝、空中的孤鸟、大雪覆盖的田野,那是一个噤声的世界。影片在诸多日常生活镜头之间,捕捉、贯穿着一个主题,那就是人们对于选举出来的村官们的极度失望。片中有一位叫做“连双”的村民被村主任打得耳膜撕裂,他的哥哥气得发狠要拿自己的命“豁上”:“反正活着也没法过,叫他们踩贱死了,欺负死了”。王伟本人因为村里几十万不该卖的沙与村官大吵一场,在影片中也被记录下来,长达十来分钟。 “村子越来越危险,我想解释为什么危险”,王伟说。但是,他仍然否认纪录片能够改变现实:“假如能改变,我就不玩这个了。我也不指望能改变什么。”除了“危险”,他使用的另一个词“绝望”,也令人印象深刻。

王伟的激愤、悲愤出于他的正义感和公平感。从他的话中听得出来,他不是不想承担村里的公共责任,他也没有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闭上眼睛,而是深感自己的无能为力以及带来的焦虑。因此,当他说:“我拍的是我想拍的”、“我做的东西是为我自己做的”,从中听出的意思应该是——他首先面对和承担的是自己无能为力的处境,是那种不能够再多做一点的悲哀,而不能仅仅听成是“个人影像自由”的表达。当然,作为个人的王伟,也拥有与他人同样的“个人影像”的自由和权利,并不能因为他是一个“村民”,他就不能运用影像自由地表达自己,只能是“从村民中来,回到村民中去”。因此,经常面对这样的提问:“是否将你的影片在村子里放过吗”,王伟感到不快。根据自己的经验,王伟觉得将自己的影片在村里放映并非是一件明智之举。村民们对自己身边的影像不感兴趣,那是同一份无能为力的体现,王伟与他们分享着同一种悲哀。他没有义务一定要再度触动人们的无力与伤痛。他说自己与村干部吵架那一场,自从剪辑过后,他本人再也没有看过,看了不舒服为什么要看?这种不得已的狭窄处境,需要充分体谅和尊重。

邵玉珍女士与张焕财先生没有像王伟这样去表达,但是也能够想象他们的实际处境,想象他们在面对现实问题的无能为力。一个人在某个格局中的位置和关系,不会因为手上多了一个小小机器而发生根本改变,他原先是什么人,现在还是什么人。期待仅仅是拍摄机器可以给人带来新的面貌、新的命运,这是一种奢望。贾之坦先生之所以走得比较远,可以说与他从前担任大队会计这个公共身份有关,他对于公共叙述的脉络早先便有一些准备,而其余人不都具有这样的经历和经验。这些来自乡村的朋友们在其所处环境所遇到的种种限制,是理解他们的影像和言词的必要前提。尽管他们也会像个人影像作者那样表述说“所拍的正好是自己想要拍的”,但是说到底他们并不是充分自由的,他们的影像也不是自由的。他们受其生活环境也是拍摄环境的牵制,是其他个人影像的制作者不可比拟的。起码,他们不能一拍走之。

因此,在他们面前谈论“个人影像”,或者将他们的影片直接视作“个人影像”,同样也许是一种奢望。的确,他们在吴文光老师这里是自由的,吴老师从来不对他们指手画脚,但是他们并没有因为吴老师正确的工作方法,便在自己的拍摄环境中拥有更多的自由,从而也使得自己的影像显得更加独立。吴老师期待着由“他们自己在说话”,这个愿景不可能因为机器在他们手中便自动实现,而是有待这些人在自己村里现实当中,是否能够自由自在地说话和做事,而不存在任何干扰和压力。如果将他们视作“一个独立的作者”(吴文光语),还可能带来另外一个质疑:是否需要运用双重眼光来看待这些出自乡村朋友的影片?这些影片到底是“村民的”还是“影像的”?在类似质疑面前,一般老吴会拿出一种“反专业人士”的立场,但是仅仅依据拍摄者的“草根出身”作为评判其影像的标准,认为只要是他们拍下的,就“句句是真理”,就只能“照单全收”,而不存在讨论的空间,也很难说是恰当的。

概括地说,这些来自乡村的朋友当然可以自由地拍摄他们自己的个人影像,但是这归根结底要看他们事实上是否是自由的。就像我如果宣称自己的写作从来都是直抒胸臆的,那也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当我对王伟说——“你与我拥有同样的自由与空间,我是自由的,你也是自由的”,这是针对和回应这样一种奢侈要求,即王伟必须将他的影像放回到他的村子里去、他的影像必需对他的村子负责;但是在另外一个层面上,说王伟实际上拥有与我同样的自由,那便是委屈了这位山东汉子,他的处境比我要艰难多了。

在谈论“社区影像”之前,需要先做一些其他的功课。对一些从事影像或者艺术类工作的人们来说,对于“个人自由”或者“个人独立”这样东西,大家耳熟能详,并将之视为“不可侵犯”的,这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尤其是在我们共同经历的历史当中,曾经有过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庸俗社会学”占了上风,它要求包括影像在内的所有表达,都必须响应和服从来自“社会”要求,必须承担某种“社会功能”。人们后来花了不少力气,才逐渐清除了这种东西。我自己也正是在争取艺术创作自由的氛围中成长的,并从中获得看待这个世界相对独立的眼光。

但是我得承认,人们清算和抛弃这种违背艺术规律的做法时,当年只会想到“独立、自主的个人”,而没有想到“独立、自主的社会”这样一个命题,我们的知识范围并没有达到能够准确地区分“国家”与“社会”这两者,不知道原来在我们的环境中,与“个人”一样,我们的“社会”也是处于国家高度控制下,缺乏应有的活力和自主性。因此,来自“社会”的诉求,并非仅仅是一个令人压抑的要求,而同样是一个自主性和解放的诉求,是打开一些新的空间而非关闭它们。因此才有了这几年“重建社会”的提法,也有了所谓“公民社会”的要求。而恰恰是这些,对于一些从事文艺工作的人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但其实,它与“自主性个人”处于同一个层水平面之上,凡是适合“自主性个人”的道理和逻辑,也必定适合“自主性社会”。换句话说,凡是主张“自主性个人”的人们,便不应该与“自主性社会”的诉求发生冲突,不应该将来自“社会”的所有要求,都视为外在的和强加性质的力量。

“社区影像”便与这样一种“自主性社会”的诉求有关。“社区”同样属于“草根”范围,而社区的“自主性要求”,则更多地体现在社区人们之间的互动,以及共同管理上面,它把力量的重心放在了“人与人”之间而不是单个的个人。然而这么做,并非是以取消个人为前提,此时所谓“自主性社会”,是由独立、自主性的个人所组成,是这些自由的人们之间互相交流沟通的关系。当然,在“社区”或者建设“公民社会”的活动中,其旨归并不在于影像的收获,影像只是这个过程中的一部分,是一种辅助的手段,更多情况下是一种触媒,它并不能脱离社区或公民社会单独存在,也不能发展为一项单独的社会运动本身。但是,这并不能抹杀社区影像也同样拥有自主和自由的性质,与独立的个人影像之间有着许多可分享之处。那种不分青红皂白一提到“社会”就头疼,并因此对于社区影像采取一种不屑态度,是这些人自身逻辑的不彻底所致。当然,社区影像首先是为社区的人们而存在的。一般来说,它是由社区的人们自己拍摄,实际上经常由他们共同参与完成。

这场“纪录影像与乡村社会”讨论的下半部分,便主要针对“社区影像”,由云南社会科学院的郭净研究员主持。郭先生曾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云南省博物馆馆长,常年来从事人类学田野调查,自己拍摄纪录片并主持过社区教育项目的纪录片工作坊,是这个领域中的率风气之先者,并写得一手好文章。瘦削而笑眯眯的郭净先生并不急于显示自己的观点与力量,将下午的主持做得既轻松又有节奏,令我这样的迟到者补上重要的一课。

《我们该怎么办?》是来自云南摩梭族落水村的一个32分钟的影片。讨论介绍时,主要制作人被他的同伴称为“尔青”(这个发音。)回家看材料才发现“曹红华”这个名字,应该是那位叫做“尔青”的摩梭人的汉名吧。谢春波女士在介绍尔青出场时,特地提到了他还是一个小小乡村影展的“策展人”,他曾经在自己的村子里举办过一个有关摩梭人影片的展览,那是一些旅游者所拍摄的关于摩梭人的影片,尔青将它们收集起来放给村子里的同胞看。这一放映非同小可,马上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对于外来者所拍摄的影片,本地摩梭人的不满在于,第一,外来人仅仅拍摄了此地美丽的风光,而没有谈到他们自己关心的问题,比如说如何保护他们的文化,当然这些问题应该由他们自己提出和来解决;第二,外来人的许多眼光集中在“走婚”这种形式上面,同时已经对它造成了许多误解,被理解成一个“乱”字。但其实摩梭人是非常严格的。谢春波女士补充了一个细节。有一次她与尔青说起“你的侄女谈朋友没有”,尔青的脸顿时红了,并责怪“你为什么和我谈这个话题?”因为在摩梭族的传统中,上下辈之间是不允许谈论有关婚嫁的话题的,这也是摩梭族特有的“害羞文化”。

尔青决定拍摄一部落水村摩梭人自己的影片,那也是村子里的人们共同参与的影片,大家在一起开会商量到底拍一些什么好。此时,影片就像一个“火塘”,令村子里的人们再度聚到一起,反思社区目前存在问题并集体商量对策。针对变成旅游村的变化,人们最终形成了十多个话题,并围绕这些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影片开头一位妇女所说的很有代表性:我们摩梭族现在就像一部电脑,什么都进来了,什么都能看到;但是“电脑有杀毒软件,我们没有杀毒软件”。一位大叔回顾了该村旅游开放的过程:第一次他带23位游客在水面上划船,游客都是女的,就他一个男的,大家耻笑他;后来不仅他自己适应了,其他人其他村子都开放搞旅游了。他们开始对待游客十分热情,便划船边唱歌,游客们相当满意。到了后来,歌也不唱了,也不请游客来家吃饭了,光告诉他们餐馆在哪里。有人问尔青,“假如你不是一个摩梭族你会拍什么?”这种提问是将尔青当作一位“个人影像”作者了。尔青的回答强调作为一个摩梭人与作为一个外来人,所拍出来的影像是不一样的。他声称“我所做的,带有思想性”,是面对村里现实及其问题的思考。听尔青发言,我想起了藏族导演万玛才旦,他说自己曾经同时用汉语和藏语写小说,用汉语写的是一些人类普遍主题,比如孤独、死亡,而用藏语给同胞写的,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是提供给当地人们思考的。面前的这位尔青与万玛一样,都是本民族有进步思想、有头脑的年轻知识分子。

来自西藏昌都地区“森格南宗生态保护志愿者协会”的影片《自觉》(25分钟),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味。因为字幕是藏语,那天在展厅放映时,许多人没有看懂,有人告诉我里面好玩的东西是人们用手扶拖拉机发电,发出来的电能够用电灯也能够用电脑乃至上网,但是一会儿电脑便告知“电力不足”,马上就有人跑到室外将拖拉机再度发动。这天下午有藏族的同胞现场翻译,观众才明白了许多。这部影片记载了一个叫做《自觉》的杂志诞生过程。这本《杂志》主要围绕着东巴乡村后面的“神山”,翻译成白话即关于保护森格南宗的周边环境。《杂志》的诞生过程很有意思,志愿者协会成员从一张白纸开始汇集每个村民们的意见。在电脑上打字的是一位妇女,她按键盘只是运用每只手的一个指头。有人问:“自觉”是什么意思?在场的两位喇嘛拍摄者分别做了解答:首先要倾听,倾听了知道了才有兴趣和明白;另外“自觉”是指发自内心,要有内心动力。这部片子启示人们,都说是西藏自然环境优美与得天独厚,但并不是自动成为那样的,在藏族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保护自然的传统资源。

还有一部来自藏区的影片《吉沙记事》(25分钟),这是我平生看到的最为朴实、简洁的影片,作者旺扎大叔,大约有近六十岁。其中记录了旺扎大叔的家乡云南中甸镇吉沙村一年之中的三次灾难:火灾、水灾、泥石流灾,就是那么三个段落放在那里,人们好奇地问为什么只见起火不见救火车。片中解释三个灾难的起因虽然不同,但都与人类的行为甚至贪婪有关:火灾是因为吉沙附近河流上面修电站,电缆漏电而引起了大火;水灾是人工降雨之后引起的,当地人们认为人工所降的雨没有求雨求来的雨好;泥石流灾是因为修电站的废土不断地堆在河边裸露的山坡上引起。当人们询问旺扎大叔为什么要拍这部片子时,他用藏语答道:“我们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我们又离开了这个美丽的地方”,听上去有点答非所问,但是意味深长。显然,旺扎大叔的“灾难片”也是“自觉片”,他希望通过影像让人们思考灾难的发生和阻止它们。

哈希·扎西多杰先生是青海省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协会负责人之一,他带来了自己的影片略显沉重,关于退化的内蒙草原《游学草原》。讨论中这位藏族先生显示出来包容、宽阔视野,令在场的人们为之一振。当关于知识分子眼光、个人(作者)影像与草根影像争论得不可开交时,扎西先生一再强调说“要多元、要并存”。他也希望在场的专业人士就他们拍摄的影片,提出技术上进一步改进的意见。可惜这个诉求没有得到回应,因为各路人马之间已经炒成了一锅粥。

2009年4月1日

话题:



0

推荐

崔卫平

崔卫平

100篇文章 8年前更新

小时候浑浑噩噩 上课做小动作 老师讲课听不懂 考试勉强及格 被文化革命的飓风 一举刮到大街上 看大字报 听别人议论 观看战斗表演 从此对这个世界有了兴趣 觉得那是一个变化莫测 日新月异的场所 经常会有神奇的东西出现 不记得路是因为 道路这种东西 不是停留在那里 而是会自动生长 自动延展的 下次遇见它的时候 它就朝别的方向转过去了 记了也没用 观看变换的世界 也参与它的变换 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最喜欢的小说有《老实人》 做人做公民的榜样是伏尔泰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