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如果出演《蓝天使》女主角的是莱妮·瑞芬斯塔尔,而不是玛琳·黛德丽,那么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况?至少,在成为摄影棚里的女明星之后,瑞芬斯塔尔不会走上导演之路,纳粹德国不会拥有一位女性代言人。对于黛德丽来说,她是否能够走出柏林,成为一位国际明星,这还真难说。当然,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尽管瑞芬斯塔尔对自己信心十足,但是那位来自奥地利的好莱坞导演约瑟夫?冯?斯坦伯格早已经心里有数,他对黛德丽“情有独钟”,只是过于自恋的瑞芬斯坦尔没有发现这一点。
  对于斯坦伯格来说,起用黛德丽不能不说是一桩冒险。原因不在于黛德丽籍籍无名,恰恰相反,她在当时的柏林颇有些名气。她19岁便在夜总会当歌女和舞女,漂亮、讨人喜欢。21岁嫁给了电影制片人鲁迪?萨博,一年后有了他们的女儿,她也由此走上银幕。至1929年,她已经参加过17部电影的拍摄,并演出了许多舞台剧,几乎人人认识她,但没有人想到她会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斯坦伯格一眼看出黛德丽的潜质,他要寻找的是一个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的人”。许多年后导演的儿子,在有关黛德丽的纪录片《玛琳?黛德丽——讲述她自己的故事》中,这样形容父亲的选择——黛德丽:她“不刻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冷漠然而无私。对眼前发生的事情毫无在乎。”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黛德丽早年演出经验。夜总会是一个恣意放纵的场所,不管是歌词还是舞蹈动作中充满了暗示。能够做到既挑逗又拒绝,既引诱又阻止,从而全身而退,需要有点本事,要能够在世界与自身之间建起一道看不见的墙。
  这也正好是梦幻气质,像坐在云端中,可望而不可及。给你带来某些想象,但并不是为了让你得到。这是“明星”与“邻家小妹”的区别。后者本分瓷实,诚挚真切,使出全身解数,为的是让人们信任她,相信她所说的和她本人是“真的”。结果是,别人没有上当,她自己先掉进泥沼。明星不然。明星立于不败之地,她就是要造成“她者的世界”。黛德丽的眼睛始终半开半合,嘴角发出嘲讽,她知道自己在那里:不在这个世界上的某个地方。
  《蓝天使》(1930)令黛德丽一鸣惊人。这是一部闹哄哄的喜剧,她在其中扮演一个巡游艺术团女歌手,穿着花里胡哨的衣服,在那种乌烟瘴气的地方演出。这位叫做洛拉的歌手来自底层,她不需要像资产阶级小姐那样,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仅仅露出冰山一角。这部影片中的黛德丽是公开的,白花花的大腿、胸部和肩膀,一览无余。她将左腿搭在右腿上,身体斜靠、媚眼向上的坐姿,令许多后来者争相模仿。她还有一副久经历练的好嗓子。影片中的这首《我从头到脚为爱而生》一时风靡全球。
  很难想象,80年前,一位年轻女性仅凭自身的力量,就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对于女性的成见,摆脱“性感尤物”的设定框架。但是,黛德丽属于那种将计就计型的人。如果她无法摆脱你布置的方向,但却不一定按照你所指定的份额去做,她做得比也许这还要多,她的主动性和颠覆性由此显现出来。她的神态如此从容,对周围环境如此不屑,她一边卖弄风情一边表现得如此冷漠;一边满足观众的饥渴的欲望,一边却公开嘲笑它;与其说她是一个挑逗者,不如说她是一个挑衅者。
  导演本人的说法是:“她是一个具有奋斗精神的女人。有着惊人的美貌,良好的领悟力,敏捷的反应能力。她的反应真实自然。她经常给我一种不仅是我想要的形象,而且比我要的更好。她真是一块宝物”。当她超越了导演的要求,她也超越了观众,尤其是超越了她自身。她是一个不断超越的、成为对她自己来说也是一个谜的女人。
  这本《希特勒的女明星——纳粹电影中的明星身份和女性特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提供了如何理解这类“妖女”形象的另一种解读。1938年,也就是戈倍尔禁掉《蓝天使》的这一年,纳粹女性刊物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国家社会主义女性瞭望》,其中将两组女人的照片放在一起进行对比:一组被称之为“颓废的”、“被扭曲的”和“不自然”的,“浅薄轻佻地供人娱乐的对象”,就像黛德丽《蓝天使》中所扮演的。另一组则是身穿针织运动服或是农民打扮的女孩子,有的在锻炼身体,有的跳着民族舞蹈。喜欢做登山运动的瑞芬斯塔尔是后一种美学的代表,至少在希特勒眼中是这样。这类“健康的”女性通往民族繁衍之路。
  在我们的耳朵听起来比较陌生的是,在纳粹表述中,前者那种个人享乐主义的美学,没有被描述为“美国文化的代表”,而是被说成了“一种鲜明的犹太风格”、“来自犹太人的污染”。在他们看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好莱坞的“罪恶”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被犹太人所控制”。
  说来惭愧,第一次听说黛德丽这个名字,竟是在翻译波兰历史学家亚当?米奇尼克的著作时。当这位来自东方的“六?八”年人与那位大名鼎鼎的法国“六?八”年人丹尼尔?科恩?邦迪,谈到那个时期对于南越的不同理解时,米奇尼克说:“如果要在希特勒与斯大林之间选择一个,我宁愿选择黛德丽”。这么一个文不对题的回答,让我马上找来黛德丽的电影来看。
  
  在《蓝天使》首映式的当晚,黛德丽搭乘船只去美国。在船上从电报中得知,影片因为她受到了空前的欢迎。去好莱坞是因为导演斯坦伯格的邀请。并且在同年年底(1930年),这二位拿出了另一部影片《摩洛哥》。这部影片反响极大,获四项奥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女主角。影片中对于灯光的处理更是为人称道。
  在《摩洛哥》中,斯坦伯格对黛德丽进行重新包装。为了适应好莱坞的要求,原本微胖的黛德丽体重减掉十五公斤,强化突出了她面颊的凹陷和脸色的苍白,并通过改变头发的颜色,使她的鼻子看起来更加修长。在这些改变中最具有颠覆性的,是让黛德丽一身男装打扮,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大胆的开创。她是好莱坞女演员中第一个穿着长裤走到观众面前的。
  她仍然扮演一个歌女,与她从前的真实身份差不多。这回她爱上了一个落魄士兵,战争的气氛令人的内心变得绝望颓丧,对方是一个心猿意马的人。影片中黛德丽的著名出场,每每被人们提起。身材高大的她身着黑色燕尾服,戴一顶黑色丝质礼帽,手指中夹一根细长的烟,旁若无人地来到酒吧里的一群士兵中间。在慢悠悠地抽完一支烟之后,才又亮出她的歌喉。除了美貌,她的歌声仿佛是上帝一件附加赠送的礼物,低沉性感,直往人心中去。
  令人惊讶的举动还在于,唱完歌之后,她居然从一位女宾头上摘下了一朵花,放在手心里掂掂,随后迅疾地吻了那女人一下。这个细节过于大胆,也过于暧昧。这个举动将黛德丽再次送往云霄。一旦她开始她超越角色、超越导演和观众,她肯定不会就此而止步,而是要向更加深邃神秘生命荒原之处进军。她朝向自身内部挖掘探索,也在向不可知的内在宇宙进发和探测。她的某些潜能被唤醒了,她身上沉睡的潜能获得了完整的和完美的形式。
  很可能,男女的性别之门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彼此之间关得死死的,尤其是人的内在精神气质,那些美的气质。果断中包含的力量,凌厉中包含的速度,承纳中包含的重量,这些都非男性所独有。就人的美德而言,更加难以区分哪些是男性的、哪些是女性的。男人和女人一样可能是慷慨无畏的,一样可能是理性节制的。一个人如果不是被世俗的框架限制住,不是恐惧地躲在既定角色里面,是能够同时体验到了自己身上双性之美的。黛德丽有一句话形容她自己:“我内心中是位绅士”。谓之“绅士”,也不能男性专属。体面大度的女性大有人在。
  而妖娆妩媚,也并绝非仅仅女性所能展示,闭花羞月也是一种男性之美,比如张国荣所体现的。女性能够在妖娆中兼备挺拔慷慨,她的女性气质并不因此而减少,反而更加突出了。在这个意义上,将黛德丽形容为“中性”是非常不合适的。双性不是中性,中性容易与“无性”混淆。双性是指同时拥有两种性别之美,让它们同时发挥,而不是丧失它们任何一方,更不是让它们互相抵消。也有说黛德丽“让男人欣赏她的女性气质,让女人欣赏她的男性气质”,这也不确切。为什么男人不能同时欣赏这个人的女性和男性气质,而女人不能同时欣赏她的男性和女性气质?
  这部《摩洛哥》让她成为好莱坞最为耀眼的明星,其声望与葛丽泰?嘉宝嘉宝平分秋色。她与斯坦伯格成了派拉蒙的吸金宝典,嘉宝则效力于米高梅。黛德丽与这位来自瑞典的大明星有过一段交叉在于,她一度与法国影星吉恩?盖宾恋爱,租了房子住在嘉宝隔壁。一对情人之间整天缠绵嬉戏打闹,令嘉宝非常困惑。她不得不经常在傍晚时分站在垃圾桶旁,隔着围墙带着好奇的眼光,去看看这两人到底是咋回事。
  《上海快车》(1932)中黛德丽被称为“上海莉莉”,十里洋场著名的交际花。这回她出场的时候像一只“火鸡”,大衣的领子与袖子上镶着黑色的动物羽毛,面纱下面是那深凹的眼睛,两片永远带着讥讽的薄嘴唇,明显抬起的下巴释放着不屑和不逊。当她在北平乱糟糟的火车站出现,她宽大、凌厉的肩膀和迅疾的转身,更加能说明问题:她不是乱世中漂浮的一根羽毛,而是能够搅动某些格局之人。
  那时候没有“动车”和“高铁”之说,这部由北京开往上海的“快车”(非实景),刚出站不久就停了下来。车上的人们互相之间说:“你现在在中国,这里的时间和生命都是没有保障的。”言过其实了。此时他们遇到的只是一件小小的障碍:一只母牛挡在了火车头的前面。好容易将它赶走之后,一群母鸡又涌了上来。这可以看做是对于当时中国的偏见。影片里的中国人开口说的都是广东话,对今天的许多中国人会以为他们在讲外语。
  黛德丽在火车上遇到了曾经心仪的男人,但是他们来不及在火车上重温旧情,一个被政府通缉的土匪头子将火车拦了下来。七折腾八折腾,土匪要用火钳烫毁男友的一只眼睛,黛德丽挺身而出,为保男友她宁愿牺牲自己。在妖艳、华丽外表之下,她拥有一颗慷慨仗义之心(可以将此归结为“男人之心”吗?不。)影片中的角色,完全符合黛德丽的本色。大团圆结局时,克里夫?布洛克饰演的男友问道:“我可以以孔夫子的名义吻你吗?”
  这期间黛德丽拍摄的影片多与异国情调有关,也多与军队有关。那部《风流女皇》中的叶卡捷琳娜二世,一个外来的王后之所以得到了皇位,是因为得到了军队的支持。这个期间她不可能想到,自己后来的生活与军队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人说黛德丽的浪漫史是一部电影名人录,这个太夸张了。尽管她有着许多男朋友,包括我们曾经提到的约翰?韦恩,也有一些女朋友。而听上去最为感人至深的,是她与海明威之间一段精神恋爱。通过邮件互通情愫,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生,可见这个女人有足够的分寸。
  
  年轻的瑞芬斯坦尔身边始终没有一位稳定的异性朋友,而黛德丽却有丈夫鲁迪。后来他们夫妻关系虽然不存在,但婚姻关系长寿,长达53年,直到鲁迪1976年去世。鲁迪是她的终身朋友。黛德丽1930年离开德国时,希特勒还没有上台。后来发生的事情,都是由鲁迪的信件来转述。鲁迪告诉她德国的情况非常坏,再三请她不要考虑回国。一度黛德丽在法国的寓所,成了流亡的德国犹太人的避难地。人们蜂拥而来,在那里得到住处、食物,有可能的话,黛德丽还介绍他们到美国工作。后来,她在美国的住所也发挥了同样的作用。
  从1936年开始,纳粹德国明确希望黛德丽回国,答应让她当德国电影皇冠上的宝石,并在报纸上清除不利于黛德丽的批评。她告诉别人,她的祖国有一个“大白痴”(指希特勒),她不能回。1937年她在法国时,纳粹德国的外交部长及柏林一位剧院经理来到巴黎,想要把黛德丽带回德国。她用了一个调侃的理由:“希特勒受不了《蓝天使》中的吊袜腰带,但我却离不开它”。这期间正是她在好莱坞的事业下坡时期,这位女性拒绝了名与利的诱惑。她有着普通人最为正当的道德直觉,良知与正义感。瑞芬斯坦尔在输给她一次之后,永远地输给了她。
  她的法国情人盖宾受不了偏安美国,报名参加了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力量”。这让黛德丽感到“嫉妒”,若干年之后她的女儿说。她只恨自己不能穿上军装去战斗。她不愿意称自己是德国人,而是任何一个希特勒所占领国家的人——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她终于等来了她的机会——参加了好莱坞劳军团,去欧洲前线,去盖宾去的地方演出。她四处为士兵们歌唱,在敞篷卡车上冻坏了手与脚,因为德国兵更喜欢射击封闭的卡车。她的足迹遍及非洲、西西里、意大利、罗马、英国、格陵兰岛、法国。她对自己“上尉”的军衔感到不满意,认为应该是一名“将军”,这样万一俘虏的时候待遇会好得多。
  她受到了士兵疯狂的欢迎,他们给她送各种各样的小礼物,一时她拥有许多小手枪。有她在,人们就觉得今夜敌人不会轰炸。当她做劳军演出时,她脱下了男装,而是女性十足的长裙。听她唱歌,士兵们觉得自己仍然是一个“个人”,而不是战斗机器中的一员。其实她心里更希望直接拿枪战斗,而不是到处说:“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我与你们在一起。”她加入了美国国籍,这同时让她感到痛苦,“内心里仍然觉得自己是一个柏林人”。有人评价道:她的做法“对世界有一个重要启示,那就是不仅是希特勒和戈倍尔的德国,还有被放逐者和反法西斯的德国”。
  她歌唱的才能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她军用电台里唱“莉莉?玛莲”。围绕这首歌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歌词作者汉斯?莱普是名诗人,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随军队被送往俄国。军号已吹响,他不得不与心爱的姑娘告别,他在诗歌中写下了他的绵长思念。德国导演法斯宾德(1945——1982)有一部同名电影,以1939年最初唱这首歌的德国酒吧歌手拉拉?安德森为原型。令人最深刻的细节是当男主角被关押时,纳粹折磨他的方式是在小房间里不断地播送这首歌。80年代本人第一次观看这部影片时,一下子就记住了这首歌的旋律。
  先是德国士兵将这首歌带到了贝尔格莱德和北非。驻扎北非的蒙哥马利的英军第8军(“沙漠之鼠”)的士兵们也听到了这首歌,他们虽然不明白歌词,但是为它的优美哀伤的旋律深深吸引。1943年苏联斯大林格勒战役重创德军,戈培尔下令禁止播放《莉莉?玛莲》。但是它已经无可救药地传播开来,后来又有了英语歌词。黛德丽的演唱令这首歌重新大放异彩。她用德语唱、用英语唱,这部关于黛德丽的纪录片中,提到了黛德丽还用中文唱过。用英语她几乎将这首歌唱成了进行曲,战壕两边的士兵同时竖起了耳朵。
  她最喜欢唱的还有这首《花儿都到哪里去了》:“花儿都到哪里去了?年轻的女孩摘走了。年轻的女孩哪里去了?她们给男人娶去了。男人们都到哪去了?他们当兵打仗去了。士兵们都到哪儿去了?他们埋在坟墓里了。坟墓都到哪里去了?都被花儿覆盖了。花儿都到哪里去了?……”
  黛德丽随前线美军第一批进入了废墟中的德国,那是她的家乡。她借军用电话给母亲打电话,因为仍处战争时期,母女之间不能用德语,只能用英语交流。她在庆祝胜利的飞机场游行上看到凯旋的法国坦克师,见到了她的盖宾,随后又失去了他。战后她有很长时间不能适应日常生活,与那些战后老兵一样。从美国开始,许多国家将各种自由、解放的勋章颁发给她。她也因此遭到了某些德国人的憎恨,以她命名街道会引发争议。六十年代她在以色列演出,这个新国家的建国者到特拉维夫港口迎接她,并对她说,在这里不能唱一首德语歌。她说“哦,我当然不能唱一首德语歌,我要唱九首。”演出时她问台下的观众,“我能唱德语歌吗?”全场掌声雷动,人们又在掩面哭泣,其中许多犹太人是与她一样漂泊多年的德国儿女。1992年黛德丽去世,她的遗体被送回柏林安葬。
 

话题:



0

推荐

崔卫平

崔卫平

100篇文章 8年前更新

小时候浑浑噩噩 上课做小动作 老师讲课听不懂 考试勉强及格 被文化革命的飓风 一举刮到大街上 看大字报 听别人议论 观看战斗表演 从此对这个世界有了兴趣 觉得那是一个变化莫测 日新月异的场所 经常会有神奇的东西出现 不记得路是因为 道路这种东西 不是停留在那里 而是会自动生长 自动延展的 下次遇见它的时候 它就朝别的方向转过去了 记了也没用 观看变换的世界 也参与它的变换 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最喜欢的小说有《老实人》 做人做公民的榜样是伏尔泰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