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这个香港人真能写
 

人们有理由期待关于一部“中国”的小说。因为即使现实存在的东西,如果不加以表述,那么它也可能沦为不存在。由于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某个发生的事情可以被当作没有发生。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现实创造了某个故事,还不如说故事创造了某个现实。

这就是读到《盛世》时,看到小希这样一种人的存在,产生感动的原因。小希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沙龙主持人,相当于那个时期文化上的反对派。几十年过去,周围的人们纷纷走进新时代,小希则采取了守望过去的立场,那也是人们共同的历史。小说中“失踪的一个月”,可以读作小希背负的那些历史时刻。

因此小希的麻烦就来了。在小公园里,她的身后有两个“烟民”。她离开小公园,“烟民”不紧不慢地跟了上去。此类描写,在小说中只是一笔带过,但是寥寥几笔,揭示了我们生活那个隐蔽的角落,它实际上构成了人们生活的基本背景。

当然是潜在的背景,一般人们不会感到。跟踪者和被跟踪者这种组合,也从来没有出现在中国小说家的笔下。这种事情如何出现在日常生活的光线底下?此时小说发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在虚构的前提之下,以一种佯谬的方式,某种“现实”转正为“真实”。这令人非常泄气地想到,是否一定要写到小说中去,某件事情才可能是真的?

小说中提到“《读书》的茶聚”、“三联书店”、“美术馆”、“幸福二村”、“五道口的光合作用”、 “二环边两广路夕照寺街一带”,让人不禁感到亲切甚至要笑出声来。作为一个在该城市生活的文化人,平时多少个“秘密据点”,那些小小的喜悦,都被这个叫做陈冠中的香港人看穿了。

还有“瓮安事件”、“石首事件”、“通钢事件”,“xz发起人”“维稳办”,以及“SS读书班”、“没头脑与不高兴”等等,虽然只是提及一下,但是也不免令人想到,这个香港人真能写,还有什么是他没有写进去的?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部小说,在大陆知识分子中间,引起强烈反响的原因。这段期间走到哪里,都有人在谈论。好像小说变成了一个庆典,借助这个庆典,人们可以放肆地谈论自己所处的现实,意识到它的荒谬,或者运用荒诞的眼光来看待它。的确,小说提供了寓言的力量,它能够超越生活、将生活提到一个高度来加以观照。

但是,说到底,衡量一部小说,不应该是写了什么和没有写什么,更不能用一般大陆作家的言论尺度,作为参照标准。

一部有关听力的小说

《盛世》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需要返回到小说本身,而不是它所引起的种种联想。我们每个人身处其中的现实,并不等于这部小说的现实。小说的现实,由小说文体、结构及语言等等要素构成。这也不等于说拿一般小说的技巧来要求它,那是一件削足适履的事情,而是需要看看它本身是如何建立的,如何构成它自己的小世界。

从表面上看,幻想性是它的一大特色。而我尤其想要强调的——这是一部有关听力的小说,而非有关视觉的。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要让人们看见正在发生了什么,并如何发生的,因此需要详尽的细节,它们就像一篇论文中严密的论证,或者法庭上冗长的证词,并需要找出不同人物和事件之间的恰当的比例,尽量做的如同真的一样,即使它们全部都是虚构出来的,比如《一九八四》或《美丽新世界》。在这两部小说中,通过一系列高科技含量的细节,建立起纯然幻想的情境。

《盛世》不同在于,它的叙述主要是靠不同人们的主观陈述来完成的。代替一般小说中的“观察”和“描绘”,这部小说更像是一个“直播”的电台,话筒轮流递到不同人们的手中,台湾来的老陈、失眠的国家领导人、小希、张逗、韦国,不同人们在麦克风前播报自己的生活和想法。这样的叙事方法可能带来一个问题是,“独白”这种形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任意性,用北京话来说即“拽”,拽到哪里就是哪里,既不受来自事实的检验和压力,也不需要与他人形成互动与讨论,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所谓“盛世”,便是出现在一种“播报”视野中,伴随一种嘉年华会上或马戏团演出那种喜庆的语调:“你看,市面多热闹,年轻人多好看,加上各国友人、游客,多国际社会!”。而如果看得更仔细,会发现这“盛世”不仅是一个哈哈镜,更是哈哈前的一些笑声:旺旺集团收购了星巴克之后,一些中式饮品就被开发成了全球化饮品,人们手中不仅有了“桂圆龙井拿铁”,而且远销世界各地。但那些国际大都市的名称,却像是我们小时候在“支援亚非拉”的课本上学到:巴格达、贝鲁特、喀布尔、安哥拉卢安达、苏丹喀士穆、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某种揶揄的声调清晰可闻。

这是一个浮华的盛世,于其中不同的人们根植于他们自己的梦想和激情,有他们自己想要的目标和对象:作家老陈犬儒、游移,有一点够他自己用的同情心,对于小希三推两就,最后不得不借助于周星驰港片中的举动(见在河南教堂“老陈掩面而泣”一段),才与小希走到一起。小希与她的同伴则将注意力锁定在失踪的二十八天上面,很难说她们正是代表良知正义之人,只是她们的思想感情仿佛整个被过去发生的事情绊住了,对于眼前正在到来的事情无动于衷,她们不受周围世界的影响,整个世界也不受她们的影响。这使得她们执着于过去的行为,更像是来自体内的某个欲望,受其支配。人们实际上也不太知道小希对于老陈到底是什么感觉,在老陈的陈述中,他并不特别在意小希本人的态度,而更在意自己在不同欲望(文岚、小董)之间的游移。

对着话筒释放自己的欲望

这样说并不过分——这部小说的叙事策略即是,将事情变成了“说事”,将世界变成了“欲望”,或在“欲望”面前所呈现的那个样子。而欲望这个东西如此抽象,可以从生活的逻辑中脱却出来,同时便具有了某些悬浮的色彩。欲望的世界,因而也是一个五彩斑斓的奇观世界。只要不去问它们的现实根据所在,这些东西就都是成立的,而一旦结合现实,它们便会显得是失真和失调的:失眠的国家领导人,夜间一人开车上路游车河,这大致是不可能的;被解救的黑煤窑童工,与女记者陷入了恋爱和同居,这个概率低得可以不计其数。基督教知识分子与地下教会领袖高生产一方面很亢奋地布道,另一方面又对刚刚到来的小希心猿意马。地下教会处于那样的压力之下,这样的表现似乎也不太可能。面对乡政府和利益集团勾结合谋圈地,这位高生产采取的是一条上层路线,而该县杨县长身段柔软,他走的是下层路线,他们正好成了天作地合的一对:“互相认对方是爹是娘”。可惜中国每天大量发生的事情,正好与此相反。

SS读书班也是奇观之一,是另外一些人的欲望所在,其中包括副部级官员、少将级军人、央企和主权财富投资老总,他们是准备担当起这个国家的精英。这个排列很有镜头感。按照常理,一心一意想要由此进中宣部的,可以是别的任何人的儿子,应该不会是小希的儿子韦国。这便是欲望叙事的特点:任意性。什么人出场,如何出场,什么人不出场,带有很大的偶然性。这本小说中的出场人物与场景,很大程度上与作者的接触与熟悉程度有关。远的不说,这个城市中正在生长的另外一些力量,公民力量与公民空间,并不在这部小说的视野之内。

从“欲望”的抽象、漂浮,来看小说结尾部分何东生的那个长篇脱口秀,就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这部分受到的质疑最多,包括批评何东生这个人物形象不够丰满,但是放在整个小说的文体当中,这部分却是完全自洽的,就是一个人对着话筒释放他的个人激情和欲望。不同的是,这回是一个前国家领导人的梦想。盛世计划是他一手打造的。此人并非恶魔,何东生与一切残忍的做法相反,他是人工美容师外加心理医师,运用外科手术加口服药剂,他想法设法让中国人民生活在快乐之中。

如同“主体思想”,何东生表达了盛世里的“主体欲望”,其他人不过是这个主体欲望的客体或寄生物,就像是一些小的星球,反射着这个大星球。而他这样的口吻,也的确表明他正是那位大老板:“不用一党专政,管得住中国吗?能让十三亿五千万都温饱吗?能执行冰水盛世这样的大计划吗?中国能这么快崛起吗?”“有社会主义特色的中国资本主义一党专政,还能够被替代吗?还是已经是现实世界中最佳选项?”

这些话听上去似是而非,又无懈可击,在于这种欲望式的表达,先前设置了某种封闭语境:所有这一切都是某人想要的,被看作是某个意志的结果,如同一种理性的考虑。但是说实话,以我这样的大陆耳朵听起来,它怎么都不像是任何一位中国国家领导人的口吻,不管是从前的还是现任的,我们的领导人从来都不会说自己正好是“一党专政”,并声称从中获益。他们是另外一个传统中来的,不是这个语系。因而这些话听上去,像是一个香港版的关于中国的解释。其中关于“社会大乱”的忧虑,由此而引发关于“权威”、“利维坦”的考虑,更多地带有商业文明、商业理性、商业社会所需要的那种权威的色彩。并且在这个上下文中,很难说它是为了引进某个思考的维度呢,还是为目前的中国现状提供某些辩护。

中国的实际情况可能是,没有人说自己是在一种理性的选择之下生活,包括那些身居要位者。问问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他们同样会觉得自己是没有选择的,而且是最最没有选择的那种人,完全被各种巨大的、不知名的力量推着走。他们当中甚至有人能够意识到,这种体制的敌人并不是小希及任何自由派知识分子,而是出于它自身的封闭、任意、贪婪和不受制约,它是他自己的绊脚石和掘墓人,一些根本矛盾是它自身引发的,那是谁也挡不住的,是它的本性使然。因此,“乱”并不在老百姓一方,而在“巨灵”本身。这个状况,是任何先前现成的理论框架,不可能描述和呈现的。

这是一本香港小说,在很多地方也像一部香港影片,聚集了多种娱乐因素,有些搞笑也有些伤感。正像陈冠中无法脱离他的香港文化一样,大陆读者对于这部小说也可能存在许多误读。它被当作某个现实的替代品,说是反映了某种中国现实。而这样的小说志不在现实,它不是为了现实和提供现实,而仅仅是提供了一种有关现实的“戏说”或者“大话”。小说语言中无处不在的反讽、揶揄、挖苦及调和,很可能也不是关心这部小说议题的人,同样能够领略的。半信半疑、将信将疑,亦真亦假,始终是这种叙事的所要制造的迷惑效果,这是阅读这部小说时,需要时时记取的,否则很容易陷入圈套。即使是那位国家领导人所说的,也不可完全当真,如果你认为绑架这种事情是靠谱的。笔者对“议政小说”的说法持保留态度。那样一种议论方式,如果单独拿出来,恐怕没有多少人愿意读它,因为它们是在一种封闭、缺少对话、缺少质疑的氛围中产生出来的。它不应被视为多声部的,而是若干个“单声部”。

如此说来,《盛世》是一个“大话中国”,如同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不同在于陈冠中的知识分子出身,决定了他与周星驰取材不同,所制造的话题也不同。就批判性来说,即对于权威的解构来说,这部小说未必比周星驰的电影来得更为有力。

你说的“知识分子”是什么意思?

当然,或许它也提出了问题——假如中国是这般盛世,“知识分子当如何自处”?陈冠中本人不止一处谈及此。坦率地说,这个问题更像是从外部加上去的,而不能够从小说的叙事中自然而然地引申出来。

什么是知识分子?对于小说来说,“知识分子”并不是一个拿来就用的概念,不能假设读者在阅读这部小说之前,都无师自通掌握了知识分子的概念,从而能够随手将这个积分带进来。如果是有关知识分子及其安身立命,那么需要在小说的叙事中得到铺陈阐释。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如何看待周围发生的事情?他是如何感受和理解的?如何从一个知识分子的眼光出发,建立起周围世界的尺寸、比例、框架,什么是令他敏感的,什么是令他疼痛的,令看在他眼里、能够接受或者不能忍受的,所有这些方面他应该有些不一样。

比如《一九八四》的温斯顿,他是始终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来观看和承受周围发生的一切,他的痛苦和悲惨是一个知识分子所体验和感受到的,他的游离、不适、厌恶、仇恨、恐惧是他对于周围环境的有力评价。他逐渐陷入越来越极端的情境之下,接受它的考验及折磨,

也接受自己痛楚、屈辱和背叛。他用敏感及仅存的人类尊严来衡量这个环境堕落的深度,他是这个邪恶世界中唯一的尺寸。通过一系列有说服力的残酷细节,小说本身发展居于其内部的知识分子视角,从而有力地提出知识分子的问题。

而《盛世》缺少这样一个作为承受者的知识分子,畸零之人小希不是,老陈也不是,韦国和芳草地更不是。不知为什么,也许仅仅出于一种聪明劲儿,不要显得与众不同,老陈同样是“嗨嗨的”人群当中的一个,甚至是最“嗨”的,他的幸福感随时油然而生。当然,小说中的老陈并不等于小说作者。但是假如在小说的叙述中,始终不曾出现一个知识分子的视角,让它在小说中有意识地生成和发展出来,以他的眼光和感受这一切,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产生质疑,令它们变得难以忍受,那么,何以从天而降那个“知识分子何以自处”的问题呢?人们或许会问,你说的“知识分子”是什么意思?你从哪里来的“知识分子”这个概念?

2010年2月
话题:



0

推荐

崔卫平

崔卫平

100篇文章 8年前更新

小时候浑浑噩噩 上课做小动作 老师讲课听不懂 考试勉强及格 被文化革命的飓风 一举刮到大街上 看大字报 听别人议论 观看战斗表演 从此对这个世界有了兴趣 觉得那是一个变化莫测 日新月异的场所 经常会有神奇的东西出现 不记得路是因为 道路这种东西 不是停留在那里 而是会自动生长 自动延展的 下次遇见它的时候 它就朝别的方向转过去了 记了也没用 观看变换的世界 也参与它的变换 是一件好玩的事情 最喜欢的小说有《老实人》 做人做公民的榜样是伏尔泰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