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2年06月06日 11:53

所有发生过的,都不会轻易消失

所有发生过的,都不会轻易消失

 



   这是一张在网络上广泛流行的照片。照片中这位怒目而视的男孩,与他身边仰天痛哭的无助女孩是一对兄妹,他们的母亲刚刚被城管带走。在他们身后,站着一些高大的穿制服的人们,他们头上戴着不同的帽徽、头盔,来自不同的部门。还有一些围观的路人,他们不能上前靠近。这里方才发生过一场街头冲突 。
    男孩是克制的,他努力在克制。他握紧的双手筋骨爆裂,但却身体挺立,稳稳当当地站在众人之间;他咬紧牙...


阅读全文>>
2012年05月28日 09:30

我稻田里的兄弟

2003年面世的这部纪录片《S21-红色高棉杀人机器》,将镜头对准红色高棉时期,柬埔寨最大的审查中心“S21集中营”,其全称为“第21号保安监狱”。1975年到1979年时期,这里至少关押了14000~15000名囚犯(有人相信总数超过20000人),最后幸存的只有六七个人,称之为“灭绝营”一点也不过分。
   此地并不拥有高效率的现代杀人工具,能够将人整批地处死,如同纳粹集中营里的毒气室。在经受了不同阶段的酷刑逼迫之后,囚犯们被木棒...

阅读全文>>
2012年05月17日 09:16

我的乡愁

我的乡愁

 



   我们家看电影有许多规矩。选好一部片子之后,中途不能反悔,不能撤掉这部电影重新换上另一部片子。聊天、吃瓜子、打电话,这些事情都不允许,上厕所要提前安排好。一切都像在电影院里发生的那样。理由是:电影是一个个镜头组合起来的,如果看漏了某些部分,就像一只链条中间掉了几小节,它无法正常运转。
    这是先生定下的规矩。他是一位摄影师,最近在读康德。一度我的朋友晚上不给我打电话,打了电话我...


阅读全文>>
2012年05月15日 09:16

迷人的微笑或黑格尔式的灼伤

迷人的微笑或黑格尔式的灼伤

 



    一
    在某种意义上,米沃什的这本《被禁锢的头脑》,比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更加伟大和富有意义。奥威尔的那本是预言幻想小说,身在英国的奥威尔,并没有亲身经历俄式极权主义,没有看见它如何从一个社会内部成长出来。任何被称之为“怪胎”的东西,都不可能仅仅是外来的,“被植入”的,而是有其自身深刻的历史、文化及人性的原因。米沃什写在1951年的这本,重心放在了人们如何从自身的处境、困厄...


阅读全文>>
2012年05月13日 09:06

多声部的历史叙述

从前,也有一个叫周立波的人,比现在的周立波还要家喻户晓。他是一位作家,创作了小说《暴风骤雨》(1948年)。小说描写了东北一个叫做元茂屯的村子,1946年到1947年土改的全过程,成为指导全国土改运动的样板教材。
   小说的原型为哈尔滨附近尚志县元宝屯。周立波曾担任这个村土改工作队的副书记,该村“恶霸地主”韩老六、贫雇农赵光腚,原名原姓写进了小说。1961年导演谢铁骊将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此时彩色胶片已经被广泛采...

阅读全文>>
2012年05月04日 09:29

与“80后”的女儿谈80年代

“在路上”的一代与“在凳上”的一代
   一、把你生在了办公室里
   唐磬:这回我们谈谈八十年代,不是坐在高高的谷堆上面,而是坐在我们家的沙发上。
   崔:你小时候有一次对我说:“妈妈我们谈点不懂的事情吧”。眼下正是这样一个机会,你85年出生,80年代对你来说,就是一个“不懂的事情”的年代。
   唐磬:是这样的。实际上我的记事基本要从九零年之后算起。而对于这之前的事情记得非常模糊。比如,我自己出生时的事...



阅读全文>>
2012年05月04日 09:28

“80后”女儿与我谈林昭

——献给林昭的祭日
   (女儿:林昭不仅是在质问和敲打那个扭曲的社会,更是在质问和敲打造成那个社会的所有人,以及,现在像我们这样阅读她的所有人。她激起的不应该仅仅是对极权统治的怒气或者对她逝去的惋惜,还有我们以她为镜对自己的反省。更关键的是,这种反省并不是一时兴起,并不是在一种激昂的情绪中所产生的冲动,而是即使背对着她也能一直保持的清醒。)
   唐磬:这之前我也只是模糊知道一点林昭的故事,除了五分钱...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18日 09:26

与你自己谈谈

(我们如何学习讨论之十)
   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我越想谈论“公共的”,越是有一股力量将我拉回谈论“个人的”;我越是想要确立公共空间的起点,就越想要回到个人空间的起点;我越想努力想要去追寻公共理性与公共讨论,同时也变得特别需要关注个人所面临的实际处境。
   当我们论及亮起来的公共生活,同时需要个人生活的隐蔽性作为保证((见《经济观察报》2012年4月9日《敞开与遮蔽》),还没有来得及谈一个重要的东西,...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16日 09:12

西绪福斯的儿女们

我们知道存在一个庞大的上访者群体,但是很少认识他们。没有见过他们其中一个人的面庞,没有与他们握手、交谈过。赵亮这部拍摄、制作持续了十二年的纪录片《上访》,将这些人带到我们面前。在某个意义上,这是中国自有影像以来,最为有力的一部。
   赵亮最初将镜头对准这些人们的时候,他们还栖息在北京南站附近,住在自己搭起的简易房屋或窝棚里,火车从他们面前隆隆驶过,远看就像一群沉默凄惶的鸟儿。他们当中什么人都有:教...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10日 10:47

钱永祥:今天我们道德进步了吗?

今天我们更文明了吗?钱永祥
   “道德进步”:一本书与一种历史观 (2012年3月29日《南方周末》http://nf.nfdaily.cn/epaper/infzm/html/2012-03/29/content_7071383.htm
   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进步,能否带来人性与文明在道德意义、精神意义上的提升?
   几年以来,我心里时常萦绕着两个问题:我想知道自由主义如何看待历史,也想了解人类的动物伦理意识之演变该用什么样的历史观来叙述。这两个问题都涉及了对历史的理...


阅读全文>>
2012年04月10日 10:42

敞开与隐蔽

迄今为止涉及的“讨论”,指的是发生在公共空间里的议论,不论大小,不论议题。所谓“公共空间”,是一个敞开的场所,人人都可以走得进去,人人可以看见他人,他人也可以看见自己。而且这种所见所闻,是与他人一道分享完成的。你能够见到的,我也能够见到,对你是熟悉的,对我也不陌生。这个公共空间本身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讨论的性质。
   西方学者阿伦特称之为“亮起来的公共舞台”。与他人一道见闻,这让人产生关于自...

阅读全文>>
2012年03月28日 15:13

符号与还原

——我们如何学习讨论之八
   一位年深日久的朋友,埋头做自己的学问,很少在公共讨论中发言。在不久前的聚会中,他说了一句话:“不管怎么说,韩寒是一个符号”。
   一个人成为一个“符号”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符号本身(能指)与它所指代的对象(所指)之间的脱离与断裂。
   某种符号关系一旦建立起来,人们便较少关心符号本身,更倾心于自己塞进符号中的含义。当韩寒被当作某种符号,他这个人本身便不重要了,出生在某年...


阅读全文>>
2012年03月20日 10:47

德沃金的启示

德沃金的启示


   ——我们如何学习讨论之七
   有关韩寒的讨论,涉及面之广,时间持续之长,令许多人不能理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身边的亲朋好友之间意见出现了分歧,甚至是严重分歧,有人用了“撕裂”这个词。这种经验对许多人来说是第一次,实际上这正是需要关注研究的原因。
   人们在想,为什么我此前如此信任某人,在几乎所有问题上与他/她的意见一致,在工作中也始终配合默契,但是目前的讨论中,却与我的看法截然相反?互联...


阅读全文>>
2012年03月13日 14:08

从乌鸦身上找回地主

在区分了直接暴力和称之为“语言暴力”之后,再来补充谈谈后者,这也是许多人感到忧虑的。
   骂人肯定是不好的。哪儿不好?不知道自我克制。个人修养有待提高。但是我想给出骂人的另外一种解释,就是对于语言的理解有误。
   先举一个例子吧。《红楼梦》里有这样一个细节:出于对宝玉和凤姐的强烈不满,赵姨娘给了马道婆一些银子,让她弄布做成小人像,放上写着这二位生辰八字的纸条,然后用针扎,做法诅咒他们。结果那边这叔...

阅读全文>>
2012年03月13日 11:58

她们与历史

  文慧从北京舞蹈学院毕业之后,曾任东方歌舞团的舞蹈编导,后来是现代舞编导和表演者,为中国当代舞蹈剧场早期骨干。2008年,她长达8个小时的作品《回忆》,在欧洲各地演出,很受好评。2011年春天,她只身带着机器,从北京出发,去云南父亲的出身地云南易门,找到了祖父辈的三奶奶,她父亲的婶婶,拍摄了这部纪录片《听三奶奶讲那从前的故事》(75分钟),如此不同和令人惊喜。
   三奶奶名叫苏美玲,83岁,面目清癯,谈吐清...

阅读全文>>
2012年03月02日 11:25

君子无戏言

——我们如何学习讨论之四
   提要:公共生活中说真话的要求,不同于私人生活中“诚实”的要求。在今天,给出私人生活中的宽限,并不等于放弃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底线。
   当我们不断给出参与讨论者的平等资格,不限于财产、年龄、性别、意见分歧等,实际上也在促进讨论中的互相信任。
   种种信任中包含着一个前提是,发言者需要说实话。他需要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依据自己掌握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真实想法,将它们公开说出...


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16日 11:11

以平等的道德身份

 ——我们如何学习讨论之二
   只有进入他理解自己的视角,你才能获得一个与他本人相持平的视角。只有像对待他理解自己那样去理解他,你才能做到对这个人平等。去理解他所站立的那个立场,尊重他的选择,认为他的眼光和选择,是根据他认为“好的”的标准来衡量的,因而他所采取的立场,选择的结果,一样拥有道德含义,而不是不拥有道德含义。你是道德主体,他也是。你是道德的承担者,他也一样。你有起码的认知能力与道德判断能...

阅读全文>>
2012年02月08日 17:33

以平等的身份准入

我们如何学习讨论之一
   韩寒最近的几篇文章,在网络上引发热烈讨论。有关议题的个别方面,他本人紧接着做了修正。他觉得需要修正的地方,正好也可以看出,我们目前的环境存在着一些限制,许多意见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其实不仅是这场讨论,在许多其他场合也是如此。起码,我们需要时时记住这一点,而不为表面上的热闹所迷惑,以为那就是事情的全部。
   讨论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能不关注。如何开展一场讨论,对于我们来说,并...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2日 21:27

分享哈维尔,分享共同的底线(下)

(接上页)
   三
   兹泽克的文章中写到这回为哈维尔做传的约翰·多恩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哈维尔”,这个人有着一些完全是不可靠的习惯:嗜好法国妆饰、睡得很晚、爱听摇滚乐;而且不止是一个时期,他的“生活作风”不严谨,最后一次出狱后的前几个星期,他是和一个情人度过的。但所有这些“远不会使哈维尔的英雄形象受到玷污,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使他的功绩显得具体可感”,因为对今天的读者来说,这些看似可恶的缺点也许正是他...

阅读全文>>
2012年01月02日 21:26

分享哈维尔,分享共同的底线(上)

这是写在2000年底的一篇文章。在哈维尔逝世之际,让我们通过了解他的思想,来缅怀这个人
   难道我们自身的苦难还不足以教育我们、担保我们,让我们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和忠直地说出它们?难道要让我们这些爬过十八道坎越过十九道沟的人,跟着一天也没有受过这种罪的外国人亦步亦趋、看他们的脸色行事?难道那些“老外”真的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真正关心和有这个能力判断中国的问题,就像我们当中真的有一个人去关心和有能力判断尼...

阅读全文>>